中国阐释学理论资源整理及现代性转换问题
中国阐释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构的路径和方法,在借鉴西方阐释学理论资源的同时,中国阐释理论资源的现实价值和当代意义值得重视.中国阐释学理论资源虽有已经成型的思想体系,更多的是偶然的、断裂的碎片化阐释实践案例.中国阐释学的本体论有其意义的源头和构成:由“言意之辩”“名实之辩”引发的主客体关系探索,以及被意识支配的话语建构的行为和动机,发展出多种传统阐释模式:一是重辨析、考证、注疏和版本清理研究的“实证式阐释”;二是以尚意、尚味、尚趣和尚情为旨归的“体悟式阐释”;三是以感知、心解和“不立文字”为理解方法的“心证式阐释”.中国阐释学理论资源的现代性转换,有必要吸收西方阐释学优秀成果,外史与内史结合,在丰富的文献史料资源上进行细致的筛选、分离,使阐释学资源独立出来,用历时性表现和证明阐释学的共时性问题.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建构中国阐释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
话语体系建构、阐释学、中国阐释学、传统阐释学资源、现代性转换
I0(文学理论)
2020-06-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17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