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后乡村性"的农村社会学:认识论危机与变革
由传统"乡土社会"向"后乡土社会"的发展转型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的重要现实背景和理论命题.究竟何谓乡村转型之"后"?又如何认识乡村转型发展之"后"?这牵扯出当前农村社会学界感到焦灼但又尚未被充分讨论的认识论议题.现代主义叙事框架下的农村社会学亟需补充新的认识框架,从而更好地理解"乡村"之存在与生成.如果说"乡村性"表达的是既存、稳定的结果特征,那么"后乡村性"则指向一种非既存、动态、开放的过程特征,其涉及人类社会制造乡村的反身性实践.当前乡村转型发展的"后乡村性"超越了现代主义话语的认识阈限,使传统农村社会学陷入认识论危机.面向"后乡村性"的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学需要在"乡村"的再概念化、"超地域边界"的认识进路以及理论的自省性转向方面推动认识变革.
"后乡村性"、农村社会学、认识论危机、变革
C912.82(社会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上海市白玉兰人才计划浦江项目
2024-08-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16-2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