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2-9358.2023.02.004
立法文本翻译思维体系构建初探——以《民法典》人格权编英译为例
《民法典》人格权编翻译的精准与否,关系着我国能否充分展现维护人格尊严的良好国际形象.现有译本较为准确地表达了人格权编的内涵,但在术语和句法方面仍需完善.针对人格权编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构建立法文本翻译思维体系,融合传统翻译思维方法与法律思维逻辑方法.通过分析体系思维、涵摄思维、类比思维、批判性思维等法律思维与立法文本翻译思维的关系,以及在人格权编翻译中的应用,初步形成"源语法律文本理解—法律概念体系转换—目标语法律语言表达"的思维机制,以期归纳出普遍适用于立法文本翻译的思维体系,有效提高立法文本翻译质量,助推中国法的域外传播.
《民法典》、人格权、立法文本、翻译思维体系、法律翻译
H059(写作学与修辞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政法大学交叉学科培育与建设计划资助项目;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启动项目
2023-04-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