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形态与精神符号:三线建设初期"干打垒"研究(1964-1966)
中共中央在决策三线建设时确立了"先生产、后生活"的基本原则,要求在非生产性的建设方面学习大庆精神,因陋就简,兴建"干打垒",降低成本,将更多资金和材料投入生产领域.攀枝花工业基地是较早修筑"干打垒"的三线地区,而四川广安华光仪器厂因在"干打垒"试验中取得成功并形成经验,被上级机关树立为典型,加以推广.初到三线地区时,建设者们对推广"干打垒"并不积极.在经历一系列政治动员和思想工作后,他们逐渐接受并参与修建"干打垒"."干打垒"因其自身优点有效缓解了基建压力,各地因地制宜的实践则促进了"干打垒"建筑形式的多样化.推广"干打垒"的过程也是践行"干打垒"精神的过程,"干打垒"不仅是一种建筑形态,它同延安窑洞一样,演变成特定时代具有多重意义的精神符号.
三线建设、"干打垒"、建筑形态、精神符号
K271(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四川大学先导计划
2023-06-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98-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