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进终退:再论近代地方士人与“国”的关系变迁——以刘绍宽《厚庄日记》为个案
本文以清季民国浙江省平阳县士人刘绍宽所作的《厚庄日记》为主体资料,对其经历与观念所反映的近代“乡”与“国”之关联的变迁,做一相对长程的梳理分析.概言之,借助轮船海运、近代报刊等要素,地方士人即便未曾长期脱离乡里,亦可产生“国”与自身、与地方命运关联空前紧密的认识,并在乡以地方变革应对国族危机.而另一面,中土原有的学术文教,亦被其视为“国”之所以继续为“国”的主要因由,和“乡”与“国”之间起码的精神关联所在.由此形成“始进终退”的关系变迁轨迹:民国代清后,此前趋新预流的地方士人对于危及本土之“学”或“教”的国家建设,已纷纷转入消极.“地方”在近代趋向“国家”的“统合”进程,终却可能吊诡地加剧了一国以内知识思想版图与社会的“分裂”,促使形成了新旧更加分明、明暗更为不一的多个“世界”.
刘绍宽、《厚庄日记》、国家、乡里、地方士人
K257(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2017-08-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6页
118-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