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248/j.cnki.wetlandsci.2023.01.016
浙闽沪滨海感潮沼泽主要草本植物生物硅含量特征
硅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生源元素之一,在湿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福建省、浙江省和上海市的18处滨海感潮沼泽中,采集主要的草本植物样品,测定其生物硅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种植物的生物硅含量在不同纬度的河口或海湾差异显著,呈线性变化规律;在区域尺度,不同草本植物的生物硅含量差异明显,禾本科(Poaceae)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和莎草科(Cyperaceae)植物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藨草(Scirpus triqueter)的生物硅含量显著高于藜科(Chenopodiaceae)植物南方碱蓬(Suaeda australis),其中芦苇的生物硅含量[(43.3±3.5)mg/g]最高,南方碱蓬的生物硅含量[(5.1±0.6)mg/g]最低;同种植物不同器官的生物硅含量也具有显著差异,互花米草叶片和叶鞘的生物硅含量显著高于茎和穗,芦苇叶鞘的生物硅含量显著高于叶片、茎和穗;互花米草、芦苇、短叶茳芏和南方碱蓬植株的生物硅含量随着纬度增加呈降低趋势,但是与降水量无显著相关性;协方差分析表明,气温是影响不同纬度间滨海感潮沼泽草本植物生物硅含量差异的主要气候因子.
生物硅、滨海感潮沼泽、草本植物、植物器官、纬度、气温
21
Q948(植物学)
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资源调查项目;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资源调查项目;福建省林业科技项目
2023-04-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4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