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248/j.cnki.wetlandsci.2019.04.007
大兴安岭红水泡泥炭地腐殖化度与总有机碳记录的5kaBP以来的气候变化
大兴安岭阿尔山地区位于东亚季风边缘区,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理想区域.在该区的红水泡泥炭地,采集了3个泥炭芯,通过测定其腐殖化度和总有机碳含量,重建大兴安岭阿尔山地区约5kaBP的古气候演变信息,进一步阐述东北地区气候变化规律,进而预测该区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大兴安岭阿尔山地区红水泡泥炭地的泥炭腐殖化度高,指示气候相对温暖潮湿,泥炭腐殖化度低,指示气候相对清凉干燥;泥炭中的总有机碳含量高,指示气候相对温暖潮湿,泥炭中的总有机碳含量低,指示气候相对清凉干燥;根据泥炭记录的古气候特征,将该地区5.07~0.18 ka BP期间的古气候分为4个主要阶段,5.07~4.55 ka BP阶段为气候暖湿阶段,4.55~3.27 ka BP阶段为气候由暖湿转向凉干再转向暖湿阶段,该阶段在4.14 ka BP左右发生了一次全球较为普遍的冷事件,3.27~1.16 ka BP阶段为气候由暖湿转向凉湿后再转为凉干阶段;1.16~0.18 ka BP阶段为气候转向暖湿阶段.红水泡泥炭的腐殖化度和总有机碳含量可以指示区域古气候变化.
泥炭、腐殖化度、总有机碳、红水泡、大兴安岭、古气候、气候变化
17
P532(历史地质学、地层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2019-10-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424-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