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248/j.cnki.wetlandsci.2016.03.014
辉河湿地河岸带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以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河岸带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调查、实验分析和冗余分析方法,研究植物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共记录54种植物,隶属23科44属,物种组成较丰富,种群的优势度较小.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n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变化规律一致,其最大值都出现在岸边以及距河流100m和200m处较近的采样点.随着距河流距离的进一步增大,各指数逐渐减小,在距河流300~700m的采样点,各指数变化较小,在距河流800~900m的采样点,各指数进一步减小,其在距河流900m的采样点达到最小值;Pielou均匀度指数在距河流较近的采样点变化较小;而在距河流600~900 m距离的采样点,其Pielou均匀度指数明显高于其它采样点.随着与河流距离的增大,土壤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和含水量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先增加、后减小.冗余分析排序轴与环境因子的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和含水量是影响辉河湿地河岸带植物多样性的主要因子.
河岸带、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土壤性质、辉河湿地
14
X524(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09040
2016-08-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396-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