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5071.2013.07.011
当梦想照进现实--评小说《一地鸡毛》的现实意义
当我看到《一地鸡毛》这部小说的名字时,就充满了好奇。而作者刘震云先生是我非常敬佩的作家,尤其在最近刚看了由他做编辑,冯导拍的《1942》对我感受颇深,让我更加体会到刘震云先生的伟大,所以对刘震云的《一地鸡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奇怪作者为何要起名为《一地鸡毛》呢?也许是社会的种种烦恼之事犹如一地鸡毛般的凌乱吧,很有意境的比喻,让人瞬间佩服作者的独到见解,看完小说后,个人觉得写的很现实,给人以警醒,让读者产生共鸣。<br> 《一地鸡毛》中用简洁、平常的白话描绘出一幅幅家庭的场景,主要写了小林家由窘迫逐渐走向平民化、世俗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复杂,其中包含了各种关系,比如:上层与下层的关系、家人与保姆的关系、家人与邻居的关系等纷繁复杂、发人深省。小林家的一系列生活问题在小说中贯穿始终,小说开始就描写了小林与老婆为一块豆腐而争吵,这样的开头已经隐射出后文他们改变的结局,现实的逼迫不得不随波逐流。起初小林那纯真的内心在经历了数年的社会风气的洗涤之后也变得圆滑,世俗了。而小林老婆从结婚之前的文静,不爱说话,不爱打扮,眉目清秀的姑娘变成了一个爱唠叨,夜里偷水的家庭妇女。是什么让作为大学生的小林和小林老婆,从昔日的宏图大志变成了庸俗甚至卑琐的地地道道的小市民呢?我想应该就是那看似鸡毛蒜皮的社会现象所起的作用吧。“梦见自己睡觉,上面盖着一堆鸡毛,下面铺着许多人掉下的皮屑,柔软舒服,度日如年。又梦见黑压压的人群,一起向前涌动,最终变成一对对祈雨的蚂蚁。”主人公小林每天周旋于豆腐、菜篮子、妻儿、保姆、单位、找关系这些恩怨是非之间,没有惊天动地,没有曲折离奇。它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八九十年代大多数中国人生活的主旋律。
2013-08-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