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4-8804.2021.01.001
语言、替身与楷模:《尚书·金縢》的神话学研究
本文从比较的视角考察《尚书·金縢》及其后续文本,即《诗经·豳风·鸱鸮》郑笺.对《金縢》之仪式和语言类型的分析表明,周公作为武王的"替身",主要是周王室家族的质押,由于他作为摄政王身份的特殊性,故又带有"替罪羊"的色彩.在笺注《金縢》和《鸱鸮》时,郑玄进一步将周公塑造成一个道德楷模,既强化了周公的"替罪羊"性质,又赋予他一种"反替罪羊"的品格.周公故事总体上是从集体性"替罪羊"向个人性替身转变的结果.在重新书写周公的过程中,为了解决他作为"僭主"的政治和道德困境,郑玄突出强调了周公的"隐退",这是古代中国政治的思想范畴和行动逻辑之一.
周公、"替罪羊"、"反替罪羊"、替身、楷模、隐退
41
2021-03-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2页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