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如何卷入公共参与事件基于广州市恩宁路改造中公民行动的分析
本文旨在探讨是什么使得公民卷入现实的公共参与网络,影响这种公共参与的行动力、持续性和影响力的因素是什么.基于对广州市恩宁路改造中公民参与的研究,本文发现,虚拟社区虽然拓展了人们的现实联系,因其动员的广泛性而推动了公共参与的兴起,但能否转化为现实中有影响力的持续公共参与行动还与线下的联络和动员机制及其特性密切相关:基于人际网络的联络和动员推动了公共参与行动的行动力及其持续性,开放的城市空间则为这种现实的参与行动拓展了影响力.本文对不同联络和动员机制的区分,有助于从“历时性”和“差异化参与”的角度解释公民参与在转型期中国的发展.
公共参与、社会网络、人际网络、互联网
C91;S27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040;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青年项目GD10YZZ0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费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11wkpy25;教育部基地中国公共行政研究精品培育项目、中山大学985工程三期资助
2013-08-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8页
13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