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2095-1329.2023.03.016
基于SRP模型的红壤丘陵区生态脆弱性评价——以江西省赣南地区为例
本研究选取赣南地区作为研究区,利用"敏感度-恢复力-压力度"模型(SRP模型)选取12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结合ArcGIS10.2空间分析法从时空尺度、地类尺度、区县尺度对赣南地区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分析探讨.研究结论如下:(1)时间维度上,赣南地区微度脆弱、轻度脆弱面积占比达65%以上,2000-2010年中度脆弱、重度脆弱、极度脆弱区面积呈不同幅度增加,增加幅度分别为 10.03%、15.98%和 53.02%;2010-2020 年微度脆弱、轻度脆弱区面积不断增加,增加幅度分别为 32.95%和 7.99%.(2)空间分布格局上,赣南地区生态脆弱性整体空间分布态势呈中部高四周低,东北高西南低,重度脆弱、极度脆弱集中分布在中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城市建成区;微度脆弱、轻度脆弱、中度脆弱主要分布在经济落后、农业为主的周边地区.(3)区县尺度上,重度脆弱、极度脆弱的区县数量在减少,微度脆弱、轻度脆弱、中度脆弱的区县数量在增加;地类尺度上,2000-2020年建设用地的生态脆弱性指数值最高,林地最低.
赣南地区、SRP模型、生态脆弱性
44
Q148(生态学(生物生态学))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GL20229
2023-10-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00-10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