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7-6522.2018.01.003
外来主体与近代乡土社会——以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新都实验”为例
1937年4月,四川省政府与晏阳初主办的平教会合作的新都实验县成立,以县政改革和乡村建设为两大目标,县府人员随之改为以平教会和中央政治大学毕业生为主;然而不到两年即爆发的“新都事件”致实验县名存实亡.通过考察新都实验过程及制度构建、财政开支以及农民负担等情况,从交易成本与制度成本①的理论视角能够解读“新都事变”的深层原因.这或许是一个悖论:企图进入乡土社会的外来主体越是推进现代治理,则与分散小农之间的交易成本越高;组织机构庞大、改制成本推高,财政亏损代价则进一步转嫁给民众,导致地方势力藉此反抗酿成群体性事件.最终,实验失败后的两任县长惟交好袍界甚至加入袍哥组织,回归到依靠非正规但低成本的社会组织治理乡土社会的老路.
新都事变、外来主体、平教会、县政改革、乡村建设
35
D693(政治制度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4ZDA064
2018-03-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