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7-6522.2011.01.001
中国电影:叙事经济和意义创造
叙事经济注重市场效益,以全面提升电影票房为目标;但同时电影还应该具备符合大众审美和承担文化建设的责任.新世纪以来,叙事经济成长的首先突破,是体制改革真正跨出了除旧图新的决定性步伐.叙事经济探索的另一个明显成果,是中国电影主流大片的成功推出,进而形成系列化生产,引起广大观众的关注和热评.第三个转变,则是电影创作新一代导演群体的登场,以及由此带来的意义创造的变革和求新.作为电影产业链的源头,创意策划和编剧创作是形成一部电影生产的首要环节.然而在当下,中国电影里的创新性电影运作,在无法依靠现成文学作品为改编依据的状况下,也出现了立足自主创作表达意义的生产运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类型电影的策划意识和生产实践,已在我国电影中明显展现.同时,我国类型电影生产还存在一些问题:类型定位和类型特色还不够清晰、突出;中国类型电影的类型种类太少.类型片配置的全面性、多样性亟待加强;中国类型电影的商业为重、意义创造贫弱现象必须引起关注.电影必须力求达到叙事经济和民族文化建设的综合效益,才能有益于广大受众和文化品格的提高.
叙事经济、编剧生产力、民族文化建设、意义创造
18
J902(电影、电视艺术理论)
2011-04-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5页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