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7-6522.2009.06.003
日本电影《入殓师》中文化主体的博弈
<入殓师>是2009年在美国奥斯卡电影节获奖的一部日本电影,这部电影中隐含了东西方文化的博弈和冲撞,既有对东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表现出西方文化的强力影响.影片中东西方文化的传承和冲撞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个人主义"和"集体化"的冲突.日本社会长时期以来具有集体化的特点,个人一般作为集体中的一员而存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尽管情况有所改变,但是传承"家"文化的集体化特点并没有消失,最明显的例子便是日本企业的家族化.但是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主要人物小林,却是一个没有集体文化背景的个人.其次是"罪文化"和"耻文化"的冲突.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认为,西方文化中有"原罪"的特点,日本文化中则有"羞耻"的特点,影片主人公坚持自己的理念,对抗社会和家人要他放弃的压力,坚持自己喜爱的入殓师工作,所表现出来的正是西方"罪文化"而不是日本"耻文化"的特点.第三是有关"父亲"的宏大叙事.在有关父亲的表现上,影片在观念的深层表现出了回归日本传统"家"文化的愿望,叙述了小林父子关系从紧张到和解的过程,对"家"文化中血缘亲情关系的保持和传承表现出了非常积极和乐观的态度.
日本电影、耻文化、罪文化、家文化
16
J905(电影、电视艺术理论)
2010-0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