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5-8842.2017.07.003
最传统的器乐,最创新的表达——走近民乐"新国风"
端午节假期的最后一天,上海大剧院里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民乐演出.这是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历时2年打造的"高原高峰建设项目"——民族室内乐音乐剧场《龙之声》.很显然,从标题里"音乐剧场"这四个字就可以看出它将是一场不走寻常路的民乐演出.但如果你怀着一颗想要看"女子十二乐坊"的心入了场,恐怕就要失望了,因为它从头到尾都是一场非常严肃、专业并且传统的演出.而如果你对所谓的传统民乐团的认知还停留在满场演奏员女着大红改良旗袍、男穿全黑立领中山装、音乐一出更是二胡与唢呐震天的"热闹"层面,则可能会被这场演出的"冷淡"惊到:在"新国风"的舞台上,干净的台面无一张谱架,只有如艺术品般参差摆放的纯色方块,演奏员们身着全白色缀浅金的演出服在每一首作品的开场安静而整齐地带着各自的乐器上台,原来那些方块就是她们的座椅.而灯光和多媒体的设计更是锦上添花——虽然这也不是什么新玩法了,但这一场却又不同,多媒体背景、灯光、舞台包括乐队本身都是艺术设计的一部分,看完只让人感慨原来民乐是可以如此充满时代精神且轻盈高雅的.
2017-07-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