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5-8842.2015.05.005
铆住“海派原创”不松手--走进话剧《大商海》幕后
本刊的“走近群像”栏目,大部分是走近某个群体,比如音乐新人、戏曲新秀、海外书法家。也有走进艺术团体的,比如民族乐团、电影博物馆等。促发我从“走近”到“走进”《大商海》剧组的,是缘于以下三个原因:一是领衔人物的“原创情结”,二是我首次在话剧舞台上看到“骨子里笔挺的上海男人”,三是“尹雪艳”的余韵未消……上海的原创匮乏是老话题了,但敢于在“正统话剧越来越式微于市场”的背景下做“反其道而行者”,这不但需要勇气,更需要才气。徐俊导演继2013年把根据白先勇同名小说改编的沪语话剧《永远的尹雪艳》搬上舞台并引发关注之后,又推出凸显海派特色的原创话剧《大商海》,再加上计划在明年推出的原创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他的“野心”是希望这一有组“上海三部曲”可以展现上海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至今的文化脉络,成为海派话剧中真正叫得响、留得下、传得开的原创好作品。受他这份铆住“海派原创”不松手的雄心感染,我决定继“尹雪艳”之后,走进《大商海》剧组。
电影博物馆、白先勇、原创音乐剧、尹雪艳、艺术团体、小说改编、二三十年代、民族乐团、犹太人、海派特色
I207.4;J617;G268.9
2015-05-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