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7369.2023.09.031
针刺联合闪罐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疗效及对患者灶点血流灌注量、表面肌电特征的影响
目的:探究针刺联合闪罐治疗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患者的治疗疗效及对患者灶点血流灌注量、表面肌电特征的影响.方法:选择CNLBP患者80例,采用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行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闪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表面肌电特征以及灶点血流灌注量变化情况.同时,采用腰痛评分标准(ODI)、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脉弦紧、腰骶压痛、硬结、舌暗紫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竖脊/多裂肌的伸屈比(FRR)均大于对照组.治疗2周后,两组的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ODI、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肾俞、膀胱俞、大肠俞及腰椎3-4横突的血流灌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闪罐治疗可有效改善CNLBP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灶点血流灌注量、增强表面肌电信号,提高治疗疗效.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闪罐、针刺、血流灌注量、表面肌电、腰痛评分标准
44
R681.5(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面上项目2021A1515011918
2023-1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289-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