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精神病症的形象显示--读张暄的《眼镜》《姐妹》
中国自1990年代发生根本性的社会转型后,与之相适应,国人的精神世界发生了强烈的普遍性的动荡,原有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虽然束缚了国人的创造空间,但也让国人的精神世界相对稳定,思想上,各种原因,不敢有非分之想,大家说大致相同的一样的话;经济上,收入差距不致过于悬殊,而且,也没有什么自己可以迅速改变自己经济处境的机会;日常生活形态,虽然也有内容与程度上的些许差别,但总的说来,大同小异。但1990年代之后,却是完全不同了,统一的人生设计与规范,不复存在,种种人生追求,似乎都为你展开了实现的可能,而且,眼瞅着你身边原来与你相似甚至不如你的人,因为种种原因,好像是突然之间,变得在当今世界里,如鱼似水般的自由自在滋润鲜活,受人羡慕,为人夸赞,于是,由不得你,也想蠢蠢欲动,做点什么打破原来生活常规的事情,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情境,体现一下自己的价值,平衡一下自己的心态,这就是当今社会上普遍地出现“浮躁”现象的主要原因。但国人中的许多人,虽然看着别人上天入地地打把式,好生羡慕,自己也想挥挥胳膊抡抡拳头,但身心被一个模式框架束缚得久了,却已失去了“动弹”的心力与能力:胳膊不知道该伸向哪里,只能照猫画虎地学着别人来;拳头还没打出去,先就收回了三分,其结果就是露出了一副“猥琐”的本相。这是国人在中国当今时代的一种精神病症,张暄的短篇小说《眼镜》就是这一精神病症的形象显示。
时代精神、精神病
R749;R473.74;I206.2
2014-05-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