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2481.2020.04.20
黄土高原棉区棉花高光效密矮群体株型研究
通过6种种植密度(4.5万、6.0万、7.5万、9.0万、10.5万、12.0万株/hm2)和高密化控措施对棉花群体进行株型对比试验,探索黄土高原棉区棉花再高产的最佳群体结构和株型模式.结果表明,密度由4.5万~6.0万株/hm2(稀高大)增加到10.5万株/hm2(密矮小),单位面积成铃数增加30.2%~38.5%,皮棉产量提高24.7%~33.5%.增产机制主要表现为10.5万~12.0万株/hm2比4.5万株/hm2,在7叶期单位面积叶片数增加95.1%~127.6%,叶面积增大65.0%~93.8%;16叶期棉株下部光照强度平均高出99.1%~113.9%;单位面积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光合产量分别高出41.3%~79.2%、11.1%~33.3%;1、2节最佳铃位成铃率平均提高86.8%~106.7%;经济系数提高12.8%~17.4%.表明密矮小群体株型结构能够塑造一个大群体、小个体、短枝、小叶、高光效的群体株型,是适合黄土高原棉区棉花再高产的栽培模式和有效的增产途径.
棉花、黄土高原、密矮小、群体株型、高光效
48
S562(经济作物)
国家棉花产业体系运城综合试验站CARS-18-31
2020-05-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566-57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