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040/j.issn.1671-7554.0.2022.0686
6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肠道B细胞的变化
目的 探索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肠道B细胞的变化.方法 将12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实验组喂以45%高脂肪饮食诱导发生NAFLD,对照组喂以正常饮食.16周后处死小鼠,留取两组肝脏、小肠黏膜、结肠黏膜、肠系膜淋巴结(MLN)、派氏结(PP)及小肠内容物.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确认实验组发生NAFL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小肠及结肠黏膜中B细胞的分布和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MLN和PP中B细胞比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小肠内容物sIgA的水平.采用免疫磁珠法分选MLN中的B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加入脂多糖(LPS)或抗CD40和抗IgM(BCR)刺激,采用细胞因子流式技术法检测培养液上清白介素-6、白介素-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小肠及结肠的B细胞散在分布于固有层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MLN和PP中B细胞比例增多(PMLN-B细胞=0.025,PPP-B细胞=0.004).实验组小肠内容物中sIgA的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42),并且其PP中IgA+B细胞比例升高(P=0.023).体外实验显示,实验组MLN中的B细胞接受刺激后分泌IL-6增多(PLPS<0.001,PBCR=0.003).结论 NAFLD小鼠PP及MLN中B细胞比例增多,不仅小肠内sIgA含量增多,并且其MLN中B细胞接受刺激后分泌促炎性IL-6增多.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B细胞、肠道、肠肝轴、炎症因子
60
R575(消化系及腹部疾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22-10-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6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