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3-6109.2019.02.002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刘熊碑》(宋拓本)
《刘熊碑》全称《汉酸枣令刘熊碑》,又称《刘孟阳碑》,原碑共二十三行,每行三十一或三十二字,立于东汉时期.此碑只有三处简短的文字,描述了刘熊生平、世系的具体内容,如"君讳熊,字孟□,广陵海西人也""光武皇帝之玄,广陵王之孙,俞卿侯之季子也""出省杨土,流化南城",其余文字则主要是称颂刘熊的政绩.
南宋洪适的《隶释》中明确记载了此碑碑文为隶书,共六百七十字,当时已缺四十三字.碑阴刻有捐钱、立碑人的官职、姓名和捐款数.碑侧有宋人所刻跋语.全碑没有记载撰书人的姓名.可见此碑至少在南宋初期就已被发现,之后不明原因断毁,只留下两段残石.1915年顾燮光在延津县城内访得残碑,并著《汉刘熊碑考》.因残碑曾被用作捶石,碑身正面文字全毁,仅剩背面五十余字,现存延津县博物馆.此碑曾长期被认为是汉代书法家蔡邕所书,但经研究已经否定了这一错误认识.
中国国家博物馆
G212.2 F259.22;TU746.3;TU-023
2019-04-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