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482/j.sdwy37-1026.2017-03-012
《中国文学》(1985-1991)的国家形象建构——以阿城作品的译介为例
寻根文学成为《中国文学》80年代中后期的译介重点,是文学外译为更新中国形象而重塑“统一的象征力量”.为此,杂志积极选译阿城的寻根代表作《棋王》和《树王》.《中国文学》译本凸显了“寻根之人”的叙事功能,将之作为国家形象的隐喻,表达了“国家理性”的历史强音.而当国家形象的构建与西方读者的接受发生错位之时,杂志积极调整外译选本策略.从《中国文学》文化输出的意图困境和调整策略看出,以文学外译为途径的国家形象外推实质是一种积极应对“他者化”的批判性主体化.
国家形象、文化输出、文学外译、选本策略、寻根文学
38
I046(文学创作论)
2017-08-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99-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