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8-7540.2003.05.005
村民自治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
@@ 一、村民自治的制约因素
一是部分群众义务观念比较淡薄.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经济自主权加大,对集体的依赖性明显减小;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民更加注重个人利益,在个人与集体利益产生矛盾的情况下,越来越倾向于个人利益,从而出现了一种过分强调个人利益和应享有的权利而忽视集体利益和应尽义务的倾向.在实行税费改革前,就存在着有些村民缴纳统筹提留的自觉性不高的问题,个别村民甚至多年不交提留.实行税费改革后,尽管农民负担大幅度减轻,但是有些人就是不愿交自己应承担的税费,对于诸如兴修水利、环境保护、修桥铺路、荒山绿化、教育卫生等一些公益事业,有些人更是一点不放在心上,表现出了义务观念的严重淡薄.面对这种情况,如不加强对村民的行政管理,要达到自治的良性效果恐怕是很难的.
村民自治、制约因素、个人利益、义务观念、税费改革、集体利益、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负担、经济自主权、行政管理、兴修水利、提留、市场经济、倾向、教育卫生、荒山绿化、环境保护、公益事业、部分群众、自觉性
19
D621(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
2006-06-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