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4-9142.2021.02.013
“士”的再造:战时中国的思想潜流
关于“士”的历史问题及其现代命运的讨论,自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社会史论争以来,便是知识阶层关注的核心话题.陶希圣从社会学的视野探讨知识阶层与士大夫身份的关系.在20世纪30年代初中日关系渐趋紧张的态势下,孟森、胡适希冀以史传的方式召唤士大夫传统.卢沟桥事变后,沦陷区扭曲的时空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士大夫传统,滞留在北平的知识人身上呈现出某种士的“拟态”.抗战时期,身处大后方的林同济与留在沦陷区的张东荪对“士”的再造提出不同的看法.究竟是清除文人性的毒素,培植出一个纯粹的技术阶层,还是维持士阶层固有的道德使命,二人对士大夫传统的再解读,为呈现战时中国知识阶层所面临的政治伦理困境,铺设了一个同时代的思想史背景.
士大夫传统、知识阶层、抗日战争、沦陷北平、文化再造
K26
2021-05-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1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