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4-9142.2018.04.014
“影”与“戏”的协商——管海峰《红粉骷髅》与中国早期电影观念
1922年5月上映的《红粉骷髅》属于中国最早三部故事长片之一,公认为比稍早的《阎瑞生》、《海誓》大有进步.在剧本、摄影、资金、制作、广告和批评等方面该片标志着中国电影产业的整体成形,也是长期以来影人与观众在电影观念上达成某种集体的共识.导演管海峰像郑正秋、张石川一样也经由戏剧转向电影,而作为京剧名票友具有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也有意将传统京剧与电影相结合,因此其“影戏”观念更复杂,体现了旧戏、新剧与电影之间的张力.影片集侦探、言情、滑稽、武侠、冒险等类型于一炉,追求震惊与娱乐效果,对于世界电影是一种艺术形式的回应,对中国电影发展则含有中西新旧兼容并蓄、多元开放的精神,尤其开创了侦探和武侠类型,对后来深具影响.这些不仅在电影史上应当得到积极的评估,在今天仍不失其启示意义.
管海峰、红粉骷髅、影戏、早期电影观念、侦探片、武侠片
J902(电影、电视艺术理论)
2018-09-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13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