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4-9142.2016.06.012
从启蒙到政治经济学——高晓声“陈奂生系列”再解读
对于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研究者普遍只关注发表于“新时期”初期的前四篇,而腰斩创作于1990年代初的后三篇,其解读也多集中在启蒙与国民性批判这一点上.本文历史化重读“陈奂生系列”,指出前四篇与后三篇截然不同的关注点及其原因.前四篇以个人经验为基础,剖析自我和农民的历史命运,顺便搭上了新启蒙话语的顺风车;后三篇则通过陈奂生包产之后的八年生活呈现小生产者在“新时期”的最终命运,苏南农村的新发展、新问题成为作者的关切所在.农村的现实变化超越了静止的国民性批判,使高晓声无意中回归了政治经济学.前四篇与后三篇蕴含的丰富社会史信息,为重读高晓声及探视时代转型提供了新视角.
高晓声、“陈奂生系列”、启蒙、政治经济学
I207.42
2017-01-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7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