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的“残缺”与文学经典化生成——以老舍作品《济南的冬天》为例
从老舍散文《济南的冬天》的诞生机缘入手,探究该文内容“残缺”与语文教学阐释“误读”之间的关联及这一过程所带来的《济南的冬天》的文学经典化形成,可以窥见老舍散文以至现代文学作品进入解放前后国民基础教育的历史契机.老舍与语文教育的相遇,最初得益于其作品“俗白”而又“艺术化”的语言,而老舍及其作品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契合,则是其能够进入教材的根本因素.更为重要的是,一旦作家及其文学作品“长期被纳入学校课程和课本,通过教学和知识传授得到普及延续”之后就又强化了作家、作品的“经典化”生成.
济南的冬天、老舍、经典化
59
I266(散文)
作者主持研究的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消费文化语境下文学经典的命运与策略”11CWXJ19
2014-04-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