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1-5973.2004.06.009

"两棵树"意象的置换变形--《致橡树》原型寻踪

引用
<致橡树>隐含着"两棵树"的原型意象结构.这一意象结构在中国生成于<诗经>、<孔雀东南飞>与<韩凭妻>等文本中,在西方出现于<圣经>以及斯宾塞、布莱克等人的诗歌中,象征了男女之间的性爱并含有"死亡--复活"意蕴;现代作家沈尹默的<月夜>与鲁迅的<秋夜>则赋予其个性独立的观念.舒婷在<致橡树>中最终完成了这一意象结构的置换变形:在意象构成上,用"木棉"与"橡树"置换原来较为模糊的"两棵树",使意象更为具体而富有张力;在象征蕴涵上,舍弃了原有的"死亡--复活"蕴涵,进而综合了中西文本中的爱情蕴涵与中国现代文本中的个性独立观念,并赋予其鲜明的女性意识.

"两棵树"、<致橡树>、意象结构

49

I206.7

2006-09-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42-45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山东师范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001-5973

37-1066/C

49

2004,49(6)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