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717/j.cnki.ta.2023.02.062
基于原作实践的"场域基础设施"多维建构
当前中国城市建设发展从增量模式转为存量模式,从功能导向转为人文与生态导向的新阶段,提质(高品质城市空间建设)与增效(存量空间释放与土地集约化利用)正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两大新需求.当前中国在该领域的实践处于初期探索和经验积累阶段,仍缺乏完备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基于此前研究团队在"大环境观"理念指导下持续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空间建设的大量一线实践,文章初步构建了"场域基础设施"的理论框架,提出了"场域基础设施"具有复合、协作、多元、动态的特征,并总结出基础设施设计场域的4个关键要素,包括:物质空间、参与主体、政策法规、工程技术.通过对多个近期建成的具有示范性作用的实践项目的解读,进一步完善四要素的内涵建设,并强调在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公共空间耦合的基础上叠加城市公共服务的重要增效作用.
城市基础设施复合化、公共空间、"场域基础设施"、多维建构、多主体协作、机制创新
TU-098.1;TU984
2023-07-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