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生董俊超
俊超的块头不大,但其中充满着突破的勇气和颠覆的无畏。几年的教学过程中,伴随着他对传统水墨精神的钻研,对老庄艺术精神的领悟,对世界各地艺术的学习,在创作中他始终坚持忘记传统意义上的技法和程式,努力描绘用心感知的世界,这使他建构出一种全新的图式语言,体现了年轻人的勇气与胆识。<br> 董俊超是交流起来、教起来都比较“顺”的学生之一。入学第一堂课我就谈了我的一个观点:作为中国画论讲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解释起来很简单,就是以大自然为师,画出自己心中的东西来。但我总感觉这个问题缺一步,应该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回归自然”。有点像佛教中讲的,第一个境界是看山是山,第二个境界是看山不是山,最后一步还是看山是山,回归自然。但这最后一步回归的“自然”不是第一个境界的“自然”。这个问题他理解得不错,他曾专门写过一篇论文研究、论述老子所谓的“自然”--是永恒的常态,天地间的平静状态才是万物本来既有的面貌,非有外力可以左右而恒久存在,这是他的山水创作所法的“自然”,所追求的目标。从俊超的画里我们能看到他对自然精神的追求和努力。如他的《有物浑成》系列作品,画面包含了瞬间的记忆,但又不是一个瞬间,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一个四度空间的世界,时间自远古至今叠加在南北东西天地中。窑洞、树、动物等物象在时间中存留较为久远,会出现在不同时间世界的层面中,而恒久的是无边无际的黄土高坡、阳光和翻滚的云。其绘画过程极大限度的弱化了笔法的价值与形态,墨、色、水、笔相互沁融,层层积染,呈现出变幻无穷的形态,这些都服务于恒常的浑厚,以及人不可感知的神秘。他的画不是简单的对自然山水的描摹和再现,而是法“自然的精神”。不是展现某处景色,而是自成一处景色,“任物自性”散发着自然本性的气息。在努力使作品透露出一个宏大的宇宙观,并且含有真实的生命力。
中得心源、外师造化、回归自然、境界、作品、自然为师、自然山水、自然精神、自然本性、艺术精神、形态、图式语言、水墨精神、世界各地、教学过程、不可感知、法的价值、第一堂课、创作、中国画
J20;J21
2014-08-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