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海岸带古河道分布特征研究
根据收集到的日照市海岸带浅地层剖面测量调查资料,把多条浅地层剖面中出露的古河道断面推测性地连接起来,重建了以往的古河道体系,综合分析了日照市海岸带古河道的分布特征.日照近海区域存在一个主干河道呈SW-NE走向的梳状河道网,古河道形成于距今约4 4万a的末次冰期.古河道的形成是河流的侵蚀、搬运、沉积及后期的海平面上升、潮汐改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末次冰期,研究区内气候湿润,河流流速较大,河流搬运泥沙的能力较强,长期侵蚀作用形成下切古河道,在古河道中容易形成淤积较多河流携带的砂体.古河道断面形态主要呈U形、V形、W形、箱形和倒梯形.主干河道北西侧,分支河道较密,南东侧分支河道较稀疏.主河道长约40 km,横截面由南西向北东逐渐变宽,最宽处达4 km.分支河道多数以NW向为主,少数为NE向,长度介于8~20 km之间,宽度约为1~3 km.古河道主要位于16~24 m水深的闭合深度以外区域,对其中的砂体经过粒度筛选可作为将来进行人工抛沙的砂源.
浅地层剖面、地震反射、分布特征、古河道、日照海岸带
36
P736.12(海洋基础科学)
日照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项目“日照市砂质海岸冲淤演化机制调查研究”项目编号SDGP371100201902000113
2020-06-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