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声之乐”——浅谈从“大音希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到《4分33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从老子提出了“大音希声”的思想,与陶渊明的“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思想,约翰·凯奇的著名作品《4分33秒》似乎都表达着一种对无声音响的追求.但在内容表现三者又不完全一样.他们都表达着各自的观点与美学思想,但却同时表达着对于“希声之乐”的追求.
大音希声、陶渊明、约翰·凯奇、《4分33秒》
J601;B83-05(音乐理论)
2012-10-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