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的存在——解析《在酒楼上》
“自我”,在一个封建礼教统治严密的社会里,是不可能真正存在的.母亲是剥夺“自我”的第一个“他者”,“社会”是异化自我的大“他者”.我在寻找“自我”的路上,始终是一个漂泊者,彷徨者.在探索的道路上,吕纬甫的退却、逆转,给“我”以警示:只能前行,不能返回,回去只能是“自我”的沉落和毁灭:只有前行,才有“自我”存在、发展的希望.
虚无的存在、"自我"、"他者"
I210.6(作品集)
2012-03-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