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静息态脑功能成像技术(fMRI)研究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脑功能网络
目的:研究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脑功能机理.方法: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fMRI)技术,在16名原发性痛经患者月经来潮的第1或第2天小腹疼痛时对其进行静息态扫描(Rest1,R1)、针刺双侧三阴交和地机穴后留针状态扫描(Acupuncture,AP)、去针后第2次静息态扫描(Rest2,R2).应用低频振荡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作为测量指标,对采集的RfMRI数据进行相关的处理与统计分析.结果:(1)针刺后患者疼痛值(VAS评分)比针刺前明显降低(P<0.01);(2) R2与AP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ALFF信号减弱(R2<AP)的脑区有双侧扣带回、双侧前扣带、岛叶、海马、丘脑、豆状核、中脑、桥脑、小脑.结论:(1)针刺三阴交和地机穴可明显缓解痛经患者的疼痛.(2)在针刺后效应中激活了脑内的痛觉调节系统,如脑干(中脑、桥脑)、豆状核、丘脑,从而达到镇痛效果.同时,激活了与痛感觉认知相关的边缘系统,如前扣带回、岛叶、海马等,表明心理活动参与其中,这可能是影响针刺镇痛效果的方式之一.由此推测,针刺镇痛效果可能是通过多个功能脑区相互作用而实现.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原发性痛经、针刺
34
R711.51(妇产科学)
2016-08-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6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