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214/j.cnki.cjotadm.2020.08.016
对比X线、CT、MRI用于临床评估症状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的价值
目的:探究3种检查方式(X线、CT、MRI)用于评估症状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12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不同的检查方式( X线、CT、MRI)作为分组依据,可分为X线组(40例)、CT组(40例)与MRI组(40例),3组患者治疗手术包括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观察3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穿刺次数与术后疼痛程度).结果:对比发现,CT组与MRI组PKP、PVP手术时间均短于X线组,并且穿刺次数与VAS评分分别少于、低于X线组,以上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 05).结论:CT与MRI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PKP术与PVP术治疗过程中可有效临床指导作用,故值得加大推广力度.
X线、CT、MRI、评估、症状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
28
R683.2(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2020-04-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