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214/j.cnki.cjotadm.2020.07.064
可降解生物镁合金骨科植入材料的研究进展
骨折是医学中最常见的临床创伤,而大多数骨科手术都 需要植入材料进行骨填充或骨固定.骨折修复经历炎症期、
修复期和重构期.骨折后前2 -3 周,软组织形成且碎骨固定,随后软组织由端部到中心逐渐矿化形成愈合后的骨组织,进而恢复强度和刚度.软组织虽能承受压缩,但难以承受拉伸,因此骨修复过程中植入材料需要具备40 -190 MPa抗拉强度和10% -12. 8%延伸率,并且其力学性能需要维持12-24周[1] .金属材料,因其良好的力学性能,作为植入材料在骨科治疗领域具有悠久的应用和研究历史.目前临床应用的生物惰性金属材料主要包含不锈钢、钴铬镍合金、钛合金[2] .惰性金属材料在植入后能保证稳定的力学性能支撑组织修复,但长期存在于机体内将会造成一系列机体副作用;若是采用2次手术将其取出,无疑是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同时骨修复过程中惰性金属材料具有"应力遮挡"效应,一旦惰性金属植入材料被取出后,修复后骨组织容易无法及时适应承载而造成"2次骨折".因此,镁及镁合金具有生物可降解、轻质、高生物活性、适宜力学性能等特性,作为骨修复领域的新材料日益备受关注、迅速发展起来,被誉为"革命性金属生物材料" [3] .本文对生物镁合金作为骨科植入材料的优势,并结合新型医用镁合金材料的研发、表面处理技术的革新、骨组织工程支架的构筑3个方面的科学研究展望了镁合金在骨修复领域的应用前景,现综述如下.
28
R687.3(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2020-05-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