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214/j.cnki.cjotadm.2020.07.029
CT图像后处理技术结合磁共振成像在老年踝关节骨折分型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对CT图像后处理技术结合磁共振成像在老年踝关节骨折分型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4月期间进入我院治疗的41例老年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CT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踝关节的诊断,以及联合磁共振成像对踝关节进行诊断.比较2 种诊断方式下的骨折位置和区域的情况;对旋前外展型(PAB)、旋前外旋型(PER)、旋后内收型(SAB)、旋后外旋型(SER)的诊断正确率以及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进行统计.结果:从骨折位置和骨折区域来看,CT诊断下的骨折位置检查率为92. 69% (38/41),而CT联合磁共振检查的骨折位置的检出率为95. 12% (39/41),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而在骨折区域方面,CT诊断下共检查出30例(73. 17% ),CT联合磁共振共检查出39例(95. 12% ),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从PAB、PER、SAB、SER的诊断正确率来看,CT联合磁共振在PAB、SAB方面的诊断正确率显著高于CT扫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而SER、PER方面,两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经CT与磁共振联合诊断下,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概率为2. 44% .结论:在对老年踝关节骨折分型诊断和预后评估过程中,利用CT图像后处理技术结合磁共振成像对患者进行踝关节的检查,能够有效判断骨折的位置和区域,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意义.
CT图像后处理技术、磁共振成像、踝关节骨折
28
R683.42(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2020-05-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