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214/j.cnki.cjotadm.2020.06.069
有关脊柱结核术前短程及术后超短程化疗的综述
脊柱结核是常见的肺外结核病,占骨与关节结核的40%-50% [1] .大部分脊柱结核患者可通过结核药物的治疗而治愈,但对于一些严重的脊柱结核,在化疗的同时仍然需通过手术清除结核病灶来促进结核的治愈.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术前应该规范化抗结核药物治疗2 -4 周,但患者出现脊髓神经功能障碍是进行积极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尤其对于脊髓神经功能进行性恶化加重的患者,如不能在有效的抗结核药物的保护下尽早手术干预抢救神经功能,将会造成神经功能不可逆的损伤[2] ,由此出现了一系列术前短程化疗的方案;对于术后标准的化疗时间是9-24个月,能够有效的治愈结核,但是抗结核治疗时间过长、患者服药不规律、监督困难、抗结核药物的副作用多、常常因为肝功能损害而停药[3] ,鉴于标准化疗方案的不足,许多学者进行了缩短术后抗结核治疗疗程的研究,本文就关于脊柱结核术前短程化疗及术后超短程化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28
R529.2(结核病)
2020-05-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