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214/j.cnki.cjotadm.2018.11.002
初学者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急性原发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体会
目的:总结作者最初学习应用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骨折的经历体会,启发初学者.方法:对作者在学习曲线早期采用PVP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病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共有47例55椎体;男性16例,女性31例;年龄在61~89岁,平均74.6±6.9岁;单纯胸椎18例19椎,单纯腰椎25例28椎体,合并胸腰椎4例8椎体;术中并发症包括椎体多次穿刺(21.8%,12/55)、椎体节段误穿(3.6%,2/55)、血气胸(1.8%,1/55,经保守治疗后自愈)、椎体骨水泥渗漏(12.7%,7/55);VAS疼痛评分术前24小时内5.4±1.9分,术后24小时内1.9±1.0分,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VAS疼痛评分计算优良率为87.2%(41/47);术后病人随访5~24个月,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7.3%(4/47).结论:PVP微创技术对原发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引起的疼痛改善效果好,初学者能较快掌握并独立实施,主要问题是初学者在早期学习使用发生多次穿刺率和骨水泥渗漏率较高,以及存在误穿椎体节段和伤及周围重要组织等风险.因此,初学者应当选择易于操作的病例、清晰辨别标志性解剖结构、关键步骤透视、注射骨水泥量宁少勿多、可单侧穿刺不双侧穿刺、不追求影像学完美等,这些是快速掌握PVP技术,同时又能减少手术风险的必要措施.
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性骨折、手术经验
26
R639(外科感染)
广东省韶关市科技局项目2017cx022
2018-07-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