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214/j.cnki.cjotadm.2016.14.069
β-磷酸三钙/α-半水硫酸钙复合人工骨材料研究进展
因外伤、肿瘤、感染等因素引起的大块或大段骨缺损,一直是困扰矫形外科、口腔颌面外科等临床医生的一大难题。骨缺损自体骨移植治疗被认为是“金标准”,但由于受限于自体骨量,无法满足大段或大块骨缺损修复的需要,并且需要2次手术,存在术后感染、疼痛和其他风险。同种异体骨作为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临床骨移植替代品,仍然潜在免疫排斥、慢性炎症等风险。理想的骨移植替代材料应具有广泛的来源、类似于自体骨生物力学强度、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和骨诱导性等优点。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 Grane[1]首先提出了骨组织工程的概念,极大地促进人工骨的系统研究。β-磷酸三钙(β-TCP)和α-半水硫酸钙(α-CSH)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组织相容性和骨传导性,近年来被广泛研究。β-TCP的降解速率较新骨形成速度还是较慢的;对α-CSH晶体形貌、孔隙结构等方面的改进,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其降解速率,但仍比新骨形成的速度快。二者复合是否可使其降解速率与新骨生成速度趋于一致?本文就β-TCP/α-CSH复合人工骨材料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磷酸三钙、半水、硫酸钙、复合人工骨、降解速率、自体骨、骨移植替代材料、骨缺损修复、新骨形成、生物活性、生物力学强度、口腔颌面外科、组织相容性、同种异体骨、生物相容性、人工骨材料、骨组织工程、大段骨缺损、移植治疗、形成速度
24
R68(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2016-07-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