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214/j.cnki.cjotadm.2016.05.099
小儿脑瘫临床类型与干预模式差异对患儿生活自理能力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小儿脑瘫临床类型与采取不同干预模式对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的对比。方法:本次选取小儿脑瘫100例,均为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单用Bobath疗法(对照组,n=50)与联用引导式教育法(观察组,n=50)生活自理能力进行对比,同时对比不同类型预后改善情况。结果:2组患儿康复治疗前,ADL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康复治疗后,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痉挛型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非痉挛型2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脑瘫康复,在临床具有一定复杂性和长期性,系统康复管理是取得良好康复效果的关键。故需对脑瘫患儿发育特点掌握,依据病理类型,个体化制定康复或治疗方案,联合引导式教育和Bobath疗法,可最大程度提高患儿自理生活能力。
小儿脑瘫、临床类型、干预模式、生活自理能力
24
R742.3(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2016-05-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