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214/j.cnki.cjotadm.2015.02.124
探讨抗血小板药物相关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
目的:分析抗血小板药物应用后引发的上消化道出血症状的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治疗的7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后的消化道情况。结果:70例患者中有26例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症状,26例患者中,服用阿司匹林的有6例,发病率为20%;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有4例,发病率为17.4%;联合用药的患者有9例,发病率52.9%;即得出结论,服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药物后引发的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发病率相当,均明显低于联合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的发病率。结论:由于联合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应用单一抗血小板药物,因此在抗血小板药物应用过程中,应根据患者自身病情合理选用治疗药物,以减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后的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发生。
抗血小板药物、上消化道出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R573.2(消化系及腹部疾病)
2015-03-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