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3-6567.2010.04.005
钉棒内固定技术在脊柱结核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钉棒内固定技术在脊柱结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3年5月~2009年5月,30例脊柱结核采用钉棒内固定技术,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9~75岁,平均37岁.颈椎结核2例,胸椎结核6例,腰椎结核9例,胸腰段结核11例,骶椎结核2例.术前ASIA评分:A级2例,B级5例,C级10例,D级12例,E级1例;后凸角度:10°~64°,平均28.4°.经前路钉棒内固定15例、经后路11例,前后路联合固定4例.随访时予ASIA评分、测量后凸角度及评估植骨融合状况.结果:术后均随访4个月~6年,平均2.3年.最后1次随访ASIA评分: B级1例,C级3例,D级6例,E级20例;后凸角度5°~45°,平均18°,平均角度丢失4°.植骨融合平均时间为6个月.结论: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脊柱结核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使病灶彻底清除后的脊柱稳定性恢复及后凸畸形矫正,并为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提供良好的条件.
脊柱结核、钉棒内固定技术
18
R681(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2010-09-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