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252/j.cnki.issn1004-0501-2016.03.004
胸椎结核不同术式的选择及其临床疗效的研究
目的:探讨胸椎结核不同术式的选择及其临床疗效的研究。方法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成人胸椎结核患者128例,合并有脊髓功能障碍9例,Franke1分级C级2例,D级7例。病变1个椎体22例,连续累及2个椎体84例,3个椎体18例,4个椎体3例,5个椎体1例,影像学提示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椎旁脓肿及死骨形成,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18°~53°。血沉及CRP升高,术前均正规抗结核治疗3~6周,根据病变部位、侵犯椎体数目及程度采用3种手术方式:A组经胸椎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52例;B组经胸椎后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36例。 C组经胸椎后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式+经胸椎前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40例。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12~18个月,定期复查,对各组的治疗效果进行随访研究。结果所有患者均无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A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92min,390mL,B组分别为228min、440mL,C组分别为276min 、550mL。 A组胸椎后凸畸形Cobb角由术前平均(23.6±7.8)°矫正为(13.4±3.2)°,矫正率为(43.2±10.6)%;B组Cobb角由术前平均(26.8±8.2)°矫正为(9.1±2.4)°,矫正率为(66.1±14.2)%;C组Cobb角由术前平均(27.2±7.6)°矫正为(8.9±2.7)°,矫正率为(67.3±15.4)%。合并有脊髓功能障碍患者末次随访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B组和C组各有1例术后切口窦道形成,A组有1例术后8个月随访时发现内固定断裂,但病椎植骨已融合。结论在胸椎结核手术方式的选择方面,不同手术方式都能很好地完成对胸椎结核病灶的清除、脊髓减压、融合、固定以及矫正脊柱后凸畸形的作用,胸椎后路固定在脊柱后凸畸形矫形方面优于前路固定,但前路在病灶清除彻底程度方面优于后路,特别是超过2个椎体以上节段的病灶。
胸椎结核、外科治疗、术式选择
37
R529.2(结核病)
四川省教育厅项目14ZB0199
2016-05-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48-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