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2095-4948.2014.03.003
何为文学表现中的“介入”--村上春树《1Q84》与莫言《蛙》的区别
以《且听风吟》(1979)初登文坛的村上春树,因在1995年受到致使其故乡受灾的阪神淡路大地震和奥姆真理教地铁沙林事件的冲击,宣称要将文风由“超然”转换为“介入”。但从那至今,除了《天黑以后》(2004),其余所有作品--尤其不妨称为彻底失败之作的《1Q84》(2009~2010)--都同“介入”相去甚远。相比之下,2012年先村上春树一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的作品则介入了中国的现实,以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政策)为切入点的《蛙》(日语译本2009)乃其象征性作品。
超然、介入、转换、失败之作
I106
2014-10-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