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梁佩蘭"自成面目"詩論體系之價值及其與嶺南文化傳統之關係
明末清初嶺南三大家之一梁佩蘭詩論最突出之處乃在於擺脱當時宗唐與宗宋之二元對立,提出"自成面目"之論.此詩論自成體系,經歷多年醞釀而成,是佩蘭詩學思想之核心.其論與創作實踐相結合,並體現在其一生創作之各個階段,在清初詩壇甚爲少見.此論以"自成面目"説爲總綱,下分"天地真聲"説、"殖學務本"説、"大筆大墨"説三主軸.其主張寫詩以自成面目爲終極;首先須自道其真情;還須有先天後天之才,而先天不可强,故須殖學;才情兼備後,乃極其思以求化,寫出變化莫測之境界;最後以大筆大墨之題材範圍之.此詩論乃針對明代以來復古摹擬、幽深僻冷、淺率俚俗等詩風及流弊而發,其論首重性情之真,强調殖學,從學問中化出性情,先天後天之才並舉;客觀上正可去除公安派俚俗、過於率真之失,以及竟陵派幽僻之弊,同時有挽救復古派摹古而乏真情之病.佩蘭欲超脱宗唐宗宋之對立、調和各家之用意彰彰甚明.而此理論承繼唐順之"真精神"、公安派"真則我面不能同君面"之説以及錢謙益"學殖以深其根"的見解;並較好地吸取公安派重真之説,以殖學、温厚去其淺率俚俗.其同時又接續嶺南禪宗、心學、《易》學、文學等自成面目之學術文化傳統,尤其是上接嶺南文學傳統中多重革新之一面.其論儘管受前人論見及嶺南傳統影響,但在嶺南以至清初詩壇,正式將"自成面目"楬櫫成詩論,並形成完備體系,在多篇文章中發表,有"自成面目"之思維覺醒,且視之爲嶺南獨異於中原之詩歌特色,則當以梁佩蘭爲代表.
梁佩蘭、嶺南三大家、自成面目、詩論、嶺南文化傳統
I206.2;K825.6;B222
本論文爲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UGC轄下研究資助局研資局,RGC自資學位界别競逐研究資助計劃中教員發展計劃FDS《六瑩堂集校注及梁佩蘭與明末清初嶺南文化及歷史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項目批准號:UGC/FDS13/H04/15UGC;RGC;FDS;UGC/FDS13/H04/15
2023-04-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8页
13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