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959/j.issn.1003-2398.2021.02.016
历史文化街区表征与非表征之间的关联——以北京历史文化街区文化意义变化分析为例
历史文化街区存在建筑实体要素保护好,蕴含文化意义传承差的现象.本文从新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将街区作为景观,分析建筑使用形式和使用者变化后,景观意义的传承情况.本文以北京西四历史文化街区为景观对象,采用表征、非表征理论,调查当地居民对建筑实体体现意义的理解,及其具身的、实践的文化意义.研究结果显示:第一,该区表征文化主要是建筑实体体现的传统礼俗、吉祥寓意与励志、伦理教化文化.第二,如今居民对表征文化的意义并不完全理解,说明实体保护与意义传承有分离.第三,如今居民的非表征文化与传统礼俗文化的和谐、秩序有异曲同工之处,虽然其尚未在形式上固定下来,但却说明既要保护表征文化,也要看到非表征对表征文化的创新.
北京、历史文化街区、表征、非表征
36
K901.6(地理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2021-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2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