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959/j.issn.1003-2398.2020.06.001
传统村落神圣空间形态、当代价值及其研究范式再认识
神圣空间是中国传统村落重要的空间形态,但理论界对神圣空间时有"存续论"和"废弃论"的学术争议,对其内涵、类型、流动性发展趋势以及新的研究范式也缺乏深入解读,这对人们深入认知传统村落神圣空间带来了困惑和迷茫.通过文献梳理,认为:神圣空间的内涵是"空间+意义"的综合.在传统村落中空间形态有两类,一是具有明显可观察性的宗教信仰性神圣空间,二是一切不可让渡或不可化约的人文意义的神圣空间.在内容研究方面,学术界对第一类型的神圣空间研究着墨较多,但研究特点表现在对神圣空间"本身"进行阐释.对第二类型神圣空间建构性的解读属于新兴研究类型,研究主要将传统村落神圣空间看作是社会建构的过程和动态性实践的产物.在流动性视角下,学术界更注重对传统村落神圣空间与流动性互动产生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之间建构和生产的研究,认为"神圣空间作为文本"更符合新的社会事实及其推动下的研究议题.不同认知范式具有差异性,相互补充是人们整体认知传统村落神圣空间的基础,也对乡村振兴实践中传统村落文化的整理、挖掘以及塑造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指引.
神圣空间、形态演进、空间生产、研究范式、传统村落
35
K901.6(地理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FGLB074
2021-03-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