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959/j.issn.1003-2398.2020.05.009
北京市休闲型乡村时空修复与潜在风险——以莲花池村为例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消费文化的兴起,促使乡村成为资本青睐和占用的空间,其实质是资本为缓解过度积累危机而进行的“时空修复”.基于此,本文在引介时空修复理论基础上,探讨了北京市莲花池村时间修复和空间修复过程,剖析了其背后隐含的潜在风险.研究发现,莲花池村经由资本三级循环实现了空间转型,乡村空间本身成为资本增值元素,内外资本的流动在实现地理空间拓展的同时,造成聚落空间形态的重构和地方组织模式的调整,并孕育了村民内部分层、空间生产同化、空间正义缺失、传统文化消融等多重风险.
休闲型乡村、时空修复、潜在风险、北京市
35
K901(地理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2020-12-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69-76